來源:中國市場監(jiān)管報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1-03
年終歲尾,,影院里一部接著一部的新片爭先恐后地登上賀歲檔舞臺,。在主打歡樂喜慶的氛圍中,,有一部作品卻顯得有點特別——《小小的我》。影片從一位腦癱患者劉春和的視角出發(fā),,記錄了他二十歲高考畢業(yè)后暑期的普通生活,。在傳統(tǒng)觀念里,腦癱往往被簡單地與智力低下畫等號,,這部電影卻打破這種刻板印象,,讓我們看到了其實他們和我們一樣,都有著堅定的信念,、不屈的精神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,。
它是一部劇情片,,更是一部紀錄片。
影片沒有意味深長的鋪墊,,也沒有跌宕起伏的轉(zhuǎn)折,,只是把所有洶涌劇烈的感情都隱藏在平靜自然的日常生活中。春和就像我們身邊的任何一個普通人一樣,,有著自己的夢想和追求,。他努力考大學(xué),夢想做一名老師,??梢韵胂螅谶@個競爭激烈的過程中,,他付出的艱辛比常人多出很多,,但他從未放棄。影片并沒有刻意放大角色的苦難,,而是用細膩的情感描繪,,讓觀眾與角色共情,感受著春和的喜怒哀樂,,以及他的成長進步,。
媽媽對春和的愛,充滿了復(fù)雜和矛盾,。在媽媽眼里,,春和似乎并不是一個完整的人。她希望兒子成長,,卻又常用自己的意愿綁架兒子的選擇,;她將春和視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,但又很難從思維上和情感上分開,;她對春和的保護欲很強,,卻常常忽略他的真正需求。
而外婆的存在就像一道溫暖的光,,照亮了媽媽復(fù)雜愛的陰影部分,。外婆性格怪異,是一個樂觀的小老太,。她把春和當(dāng)作一個完整的人對待,,從不把他當(dāng)作特殊的“弱者”,總是大大咧咧地告訴別人“劉春和只是腦癱,,并不是傻子”,。她積極地參與春和的生活——為春和過生日,邀請大家一起慶祝,;陪春和去各種應(yīng)聘,;雖然暈車但始終坐在后座陪春和練車,;在老年合唱團缺鼓手時,毫不猶豫地推薦春和……這種態(tài)度讓我們看到,,真正的接納是尊重春和作為一個獨立個體,、一個完全正常的成年人的存在,而不是因為身體的缺陷就特殊對待,。
故事主題引發(fā)我們對兒童心理健康,、特殊教育等問題的思考。
春和洗澡池旁邊的無障礙設(shè)施,,春和駕駛的配有手剎的教練車,,春和床上方的拉環(huán)……這些細膩而真實的細節(jié),,無不體現(xiàn)出影片的用心和用意,。
與此形成對比的是,電影中有很多這樣的細節(jié),。在公交車上,,春和主動給一對母子讓座,孩子的笑燦爛純真,,而母親卻略顯回避,;在培訓(xùn)機構(gòu),春和拿著優(yōu)異的成績?nèi)ド显囍v課,,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,,可培訓(xùn)機構(gòu)的老師卻因為他腦癱而婉拒了他;咖啡廳老板給了春和一個工作的機會,,背后卻有著減稅和做公益宣傳的利益考量……這一幕幕,,將社會上對特殊群體的偏見暴露無遺。
正如春和所說:“我在人群里,,跟各種各樣的目光撞上過,,有憐憫我的,有恐懼我的,,也有厭惡我的,,可很少會有一種眼神是敢于直視我,拿我當(dāng)自己人的,,除了我身旁的這群老人,。當(dāng)我看見他們不會手機支付,也不會身份驗證的時候,,我有一種找到同類人的心安……”所以,,他在退休老人合唱團里找到了歸屬感。這些老人和春和在互相溫暖的同時,,也向社會展示了特殊群體與正常群體和諧相處的可能性,?!疤◤牟蛔詰M形穢,而是憑一己之力,,活出了不輸牡丹的尊嚴”,。對他們來說,最大的尊重不是憐憫,,而是理解與平視,。
故事背后蘊含著對生命、夢想和幸福的深刻定義,。
春和在試課時,,提到了一句詩:“苔花如米小,也學(xué)牡丹開,?!蔽矣X得這是他對自己的鼓勵,也是對所有腦癱患者的鼓舞——再小的個體,,都有權(quán)利追求自己的夢想,,都有著自己獨特而燦爛的價值。
“即便命運將我推離正軌,,我也會以獨特的方式綻放光彩”,。春和在電影中展現(xiàn)出的勇敢尤其讓人動容。其實,,他比我們大多數(shù)人都要勇敢——他會嘗試牽起所喜歡的女孩的手,;他敢報考師范專業(yè),實現(xiàn)自己的老師夢,;他敢去課堂上試講,,甚至敢去咖啡店應(yīng)聘,在大庭廣眾之下表演自己的各種才藝,。正是春和的勇敢,,他才可以沖破身心的枷鎖,如破土的苔花,,一層一層掙扎束縛,,最終觸碰陽光,完成燦爛綻放,。
對春和來說,,這個暑假無疑是豐富多彩的——他過了自己的20歲生日;講了人生的第一堂課,;學(xué)會了打架子鼓,,并且結(jié)識了一幫老年朋友;有了怦然心動卻無疾而終的初戀……電影通過對這些或大或小的故事,,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孤獨,、缺乏社交,、常遭受社會不公、被家人束縛的春和,,也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善良,、堅強、樂觀,、才華橫溢,、閃閃發(fā)光的少年。
影片的結(jié)局,,是一幅充滿希望的畫面——春和開著車和外婆走向山野,,寓意著春和同外婆都擁有了屬于自己的春天和廣闊的世界。
這部電影不僅僅是關(guān)于一個腦癱少年的故事,,更是關(guān)于我們所有人的故事,。“每一個夢想都有光輝的舞臺”,,《小小的我》不僅僅代表劉春和一個人,,也代表著在角落里的弱勢人群,。
這部電影就像一把鑰匙,,開啟了我們對于特殊群體理解與尊重的大門,因為關(guān)于幸福的意義里,,應(yīng)該有我們每一個人,。
□馬慶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