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中國市場監(jiān)管報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2-21
李汰(1448—1520),字清之,號立庵,明代進士,湖北省浠水縣蘭溪鎮(zhèn)人。他一生為官清廉,享有“江南第一清官”的美譽,其修身養(yǎng)性與博學向善,影響了當時十里八村的百姓。
1486年李汰中舉,被授為江西永新訓導,負責考察本地區(qū)秀才的功課成績,連九品也不是。但李汰干得有聲有色,當?shù)氐慕逃L氣為之一新,眾學子無不感嘆遇到了一位懂教育的行家。而李汰則謙遜地說:“這只是我推行儒學的根本而已。”
在訓導這個平淡無奇的職位上,李汰足足干了十二年,于1498年升任浙江義烏教諭,負責本地縣學的管理與課業(yè),正八品。至此李汰算是正式步入官場。李汰為官一向清廉,還負責編修《義烏志》,日子異常窘迫。當?shù)馗畔蛩佡浟税足y三百兩,希望他能改善一下生活。李汰卻將其全部用于當?shù)貙W校的修繕,因此清正之名漸盛。
1504年秋,朝廷任命李汰為主考官,主持福建秋闈,即鄉(xiāng)試。李汰深知,要把國家治理好,必須要選用有知識、有才能的人任職。他下決心一定要在科考中杜絕一切營私舞弊行為,公平選拔人才。
李汰抵閩后,有不少考生想盡法子打聽他的住處。臨近考試前的某一天夜里,李汰正在讀書,只見一名考生左顧右盼地走進來,從懷中取出一包東西,急切地說:“大人,這是黃金十兩,請收下。”李汰面有怒色,低聲斥責:“請收回,我不需要你的錢!”那考生硬把東西朝李汰手中塞:“望老大人一定照應,得中之后,另有厚報!”李汰聽了考生的話,呵斥道:“老夫幼學孔孟之道,為人以仁,為行以禮,豈是能以黃金玷污的!”那人愣了一下,低聲說:“真是迂腐。”李汰輕蔑地一笑,并當場揮毫題詩一首懸掛于科場門口:“義利源頭識頗真,黃金難換腐儒心;莫言暮夜無知者,須知乾坤有鬼神!”此考生又怕又羞,揣起黃金拔腿跑開。從此,李汰清廉的美名不脛而走。
又有一次,李汰乘舟南下經(jīng)過金華。停船歇息間,一福建鄉(xiāng)紳拿著朝廷某官員的書信求見。信中說:“來人系我連襟,老大人此次主考,大權在握,望為其子網(wǎng)開一面。事成之后我將保你加官晉爵。知你清貧,區(qū)區(qū)薄禮,不成敬意,務請收下。”李汰讀完書信,憤然將鄉(xiāng)紳送過來的一包銀子推開,隨即拿出紙筆,當場題詩三首作為回信:“見我寒酸故易看,手書相誘共為奸。豈知著力年來事,正在區(qū)區(qū)善利間。”“平時自諉欲何如,今日吾心敢負初。暗室廣廷元不異,孰云仁義可籧廬。”“一讀軻書一厚顏,我生空自老塵寰。直須私曲都忘卻,此氣方能塞兩間。”
李汰能清醒辨識義利,不為金錢誘惑,實乃為官者之榜樣。我們市場監(jiān)管黨員干部當以“君子慎始而無后憂”自勵,以“其始不立,其卒不成”為戒,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、地位觀、利益觀,把“慎初”融入修身做人、為官用權、干事創(chuàng)業(yè)的方方面面,警惕小毛病,嚴防小問題,守住初心,自覺做到潔身自好、廉潔自律,積極營造黨風正、政風清、民風淳的社會環(huán)境,努力樹立共產(chǎn)黨人高風亮節(jié)的高大形象。
□江西省萬載縣市場監(jiān)管局 郭久興